第768章【裸官】(下)(1 / 2)

医道官途 石章鱼 2220 字 3天前

第七百六十八章【官】(下)

马天翼义正言辞道!“你解释不清,你根本就解释不清为什么要把妻子儿nv全都送到国外,你早就意识到自己会出事,早晚都会出事,你是在为自己的家人铺好后路,也是为你自己以后逃走做准备。”

廖伟忠淡然道:“我说再多也没有任何作用,你们纪委的工作就是寻找一个微小的错误,而推翻我一生的努力,我承认,你成功了!”

无论廖伟忠怎样强调他的清白,可是他在出逃之时从厂里转走了七百三十万,这笔钱直接转入了他儿子的国际户头上,这足以构成他的贪污罪。

在廖伟忠被抓回之后,薛志楠的心理防线也开始松动,他利用关系大肆向外面转卖批条获利的证据也已经落实,同时杨芸在张扬的治疗下ng神渐渐平复,已经委托律师正式向法院起诉薛志楠、廖伟忠两人。

虽然省运会临近,南锡的各位常委的脸上都不见太多的喜s,这次廖伟忠事件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烟厂的帐目真没有查出廖伟忠个人存在任何问题,如果不是他在最后逃跑的时候从厂里转走了七百三十万,纪委在经济上就抓不出他的任何病,至於ān杨芸一事,和经济无关,而且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廖伟忠也是一个受害者,薛志楠策划了这件事,随着案情的深入调查,又有发现,杨晶对这件事并非是毫不知情,她和薛志楠撕破脸皮的真正原因是薛志楠事后没有给她答应过的一百万。

常委中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次廖伟忠贪污案,是马天翼出来的,正是马天翼的步步紧迫使廖伟忠闻风而动,以至於最后晚节不保,下里甚至有人想,如果不是马天翼得太紧,或许廖伟忠就不会走出这错误的一步。

马天翼道:“廖伟忠的事件看似很普通,但是具有着相当的代表xng,第一他临近退休,第二他的妻子儿nv都在国外,他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官。”

常委们窃窃语,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官的概念。

马天翼道:“近些年官现象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总屡见不鲜,很多干部在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之时,将妻儿全部移民海外,既便於将所得转移出境,又为自己行为一旦暴l留好后路。即使不慎翻船、外逃又未成功,一人安过,也可保得家人安全富足。能捞就捞不行就跑,跑了就了,已经成了这帮贪官们心照不宣的心诀。廖伟忠就是典型的一个。他的儿nv都在国外读书,他的妻子在英国伴读,国内只剩下他自己。

马天翼停顿了一下又道:“这是一种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官现象层出不穷。我总结了一下,应该有六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我们的某些官员在信仰上出现了危机;经济发展让他们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开始变得一切都向钱看,金钱至上失去了当初的信仰。

二、是我们的监管制度不健会,给了贪官们可乘之机;在这一点上我要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

三、是官员的权力过大,给贪官为所y为创造了条件;就拿卷烟厂做例子,廖伟忠在企业内部说一不二,党政一把抓掌握着烟厂的绝对话语权,这两年烟厂的产品紧俏,只要他批一个条子转手就能赚钱,周围人对他奉若神明,为了从他手里得到批条,阿谀奉承,百般逢迎,造成了他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把企业视为自身的财产。

四、是社会风气不正导致很多拉贪官下水的“窍夫”存在。

五、是上级领导或直管部mn睁只眼闭只眼,给了贪官们“可持续”钻空之机。

六、是大量的贪官被发现后,因为种种关系不被处理或轻微处理,致使“进行中”的贪官胆大妄为、前赴后继。

马天翼的这番话可谓是毫不留情,他不仅仅指出了官出现的原因,还影sh领导层对贪污现象的治理不力。李长宇和夏伯达的脸s都不好看,这个马天翼说话果然是六亲不认。

在听完马天翼的汇报之后市委书记李长宇做了总结xng的发言,他面s凝重道:“我很痛心!虽然我们多次强调干部的自律xng,廉洁xng,可仍然不断地有人出问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刚才马书记针对官的现象进行了总结,我个人认为,国内现有的干部选拔制度造成监督和被监督者之间一团和气的局面,法律制度被虚化,这样不管制度如何设置,最终效力会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并不在於“彻查”,也不在於“备案”,而在於充分的透明。可以断言的是,只要真正做到公开和透明,那些“体做官”者,也就真的会变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体,他们再想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容不迫地为自己外逃做准备,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李长宇的这番话引来了一片掌声,掌声平息之后,李长宇又道:“既然发生了状况,发现了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们就要及时改正。中国有句老话,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提一个建议,想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以权谋,权钱āo易的制度漏dng,就必须进一步推进防腐倡廉的建设。我们要规范对各级领导干部用权、用钱、用人的监督。只有不断完善我们的监督机制,才能减少这些类似事件的发生,刚才马书记说得很清楚,也很在理,我们体制内像廖伟忠一样的官不在少数,远的不说,我们就说说市委大院,多数干部的子nv都送往了国外读书,当然我不是反对出国留学,能够走出国mn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是好事,我听说这些回来的孩子们又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海归派,一种是海待派,海待派就是海外归来待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