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 / 2)

凤花锦 楚潆 3048 字 2天前

花荞先到了金铺,一进门杜金匠的儿子杜建平便迎了上来:“花荞?你怎么来了?要打首饰?”

杜建平比花荞大两岁,是杜金匠的独子,把自家祖传手艺学了个八九不离十,尤其是锤鍱、錾刻两项工艺,杜建平更是青出于蓝,整个扬州府都是数一数二的。夸他是能工巧匠也不为过。

花荞从袖子里掏出那支花簪,愁眉苦脸的说:“建平哥,你看我这花簪,一不小心砸地上,宝石都掉下来了,这还能修得好吗?”

杜建平接过去看看,笑着说:“小问题,我帮你再镶回去就行了。”

“可我这支簪子是鎏金,不是纯金的,重新镶会不会有影响?就是这里……没那么亮了?”花荞指着镶宝石的地方问。

“镶嵌是会对宝石周边有影响。不过不要紧,我替你稍微加工一下,不会看得出来的。”杜建平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尤其是在自己有好感的姑娘面前。

“我还没见过鎏金是怎么做呢,是把金粉撒在上面吗?”花荞眨巴眨巴渴望学习的大眼睛。

杜建平笑了,解释道:“可没那没容易。要将金和水银合成金贡齐,涂在铜或银器的表面。你看,你这只簪子就是银鎏金,底子是银的。然后略微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在器物表面不会脱落了。”

“水银蒸发?不就没了?那你要浪费多少水银啊!”花荞咋舌道。

“是要用不少水银,尤其是给佛像鎏金,那更是一桶一桶的用。所以,就算是鎏金,价格也不便宜啊!”

见杜建平那么合作就提到佛像,花荞不失时机的问:“建平哥,今年城隍庙重修,城隍爷的金身也是你们做的吧?”

“是啊!除了我们家,别人也接不下来,城隍爷是黄铜鎏金,黄铜新的时候,和金的颜色相近,很容易鎏金不匀又看不出来,等到铜一发旧,就斑斑驳驳特别难看。”杜建平对自家的手艺还是很骄傲的。

“城隍爷那么高大,得用多少金粉、多少水银才够啊?我猜……至少要十斤!”

杜建平一点不嫌弃花荞的勤学好问,刚好显摆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他认真的翻出一本进出货本,翻到靠后面的一页看了看,又指给花荞看,笑道:“猜错了不是?你看,金粉和水银的用量都在这里,绝不是你说的十斤。”

“建平哥,你说那么多金粉、水银,会不会被人偷了也不知道?”花荞顺着杜建平的手指看去,心里暗暗算着数。

咦?这里怎么像是有涂改?

杜建平笑着答:“那哪能被偷还不知道的?这么贵的原料,我们都是凭经验一方一方算好的,上下不会超过一斤,我们杜氏金铺的招牌可不是白挂的。”

“建平哥,这账是不是你做的?算错了数,被你爹骂了吧?”花荞装作突然发现,不经意的指着一处明显的涂改笑道:

“以前我最怕我爹考我算术,后来,我爹教了我一种速算法,有二十六句口诀,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不用算盘,看一眼就能算出答案。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

“好啊!”

杜建平想学,当然是因为教的人。可男人总是要面子,几个数也算错,还不被花荞看低了?他赶紧看了看花荞指着的地方,还真是!这里的数字几时做了涂改?而且不是以往的划线修改,而是整个字都被黄颜料盖住了,和账本纸页颜色相似,新的字就写在黄颜料上面,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

黄颜料:请叫我涂改液大人。

杜建平奇怪的说:“账是我做的,你不说,我还不知道修改过了。应该是进出数有错误,我爹改过来了。咦?我爹什么时候开始用这种修改方法了?看不到改之前的数字,将来一点也不便于核对。”

既然数字改过了,而且杜建平也不知情,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花荞准备撤了。

杜建平正想说说几时教他速算法的事,花荞直起身道:“那我的花簪就拜托建平哥了,这要多少钱?”

“不用不用,我休息的时候私下里帮你做,我爹不会知道,这哪还能收你的钱……”杜建平红着脸说。心道:你要是愿意,我巴不得做支新的送你。

不收钱,花荞更高兴了,向着杜建平摆摆手,转身出了门。走到门口没留意看脚下,“咣当”一声踢到一个什么东西。

花荞低头一看,咦?是个天青色细颈瓷瓶子。

听到声音跟出来的杜建平,弯腰把倒在地上的瓷瓶立起来,放在墙角。关心问道:“脚趾头没踢伤吧?要不要去店里脱鞋……检查一下?”

花荞摇摇头,看着那个瓷瓶问:“我脚不疼。这瓶子是你家的吗?怎么放在门口了?看看坏了没有,我刚才还真没看见。”

杜建平也很奇怪,他四下看了看,就独独这一个。他说:“是我家的,是个装水银的空瓶,奇了怪了,那些瓶子都堆在后院,准备送扬州回收的,怎么单单有一个落在这里……没事,踢坏也没事,脚不疼就行。”

听说是装水银的瓶子,花荞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再次与杜建平道别,花荞快步向宝应县南边的叮当街走去。

比她更快的,是门外一道竹青色颀长身影,在她出门之前,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15章 哄掌柜露住店公子

花荞出了金铺,朝长生药铺走去。这是宝应县最后一个可能提供水银的地方了。

花荞还真不知道怎样才能看到长生药铺的账本,徐三哥又不在,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无论如何,先去看看再说,万一自己运气好呢?

长生药铺在县城的南边,进出县城都要经过药铺门前那条叮当街。本来那条街叫“当阳街”,那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来往的马车多,马脖子上挂着的铃当总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后来这条街就被老百姓叫做“叮当街”。

叮当街上酒楼、客栈不少。现在还没到午膳时间,花荞还要在街上再转转等等。

她已经算好了,晌午有半个时辰,药铺里只留一位掌柜或是副掌柜,外加一个配药伙计,铺子里其他伙计都出去吃饭了。铺子里只有两个人,人少,就忙;一忙,就有疏漏。花荞就是来看看,自己能不能捡个漏。

花荞正在东张西望闲逛,经过一家客栈时,忽然听到里面伙计和掌柜起了争执。

只听掌柜说:“叫你去你就去。刚才那位公子说得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住店的公子几天不见踪影,我卖了他的马,抵他欠我的房钱,这有什么不对?”

那小二许是收过住店公子的小费,他嘟囔着说:“不就是五天嘛,说不定人家明天就回来了呢?一匹马钱何止能住两天店?卖了别人的马,到时候管我们要马,去哪里找来还他?”

“还嘴硬!快去卖马!什么两天?他的行李只要还在房里,他就一直要交房钱!”掌柜有点窝火,抄起柜台里赶苍蝇的拂尘,作势要打小二,小二这才抱着头跑出去。

“小二哥!”花荞一把抓住他,往他手里塞了几个铜板,笑道:“小二哥,我向你打听件事。”

小二没好气的说:“有铜板厉害啊?……说吧,你问什么事?”

“哟,看把你给气的。我刚才听说你们要卖马?不知卖的是什么马?什么价钱?”花荞装作对那匹马感兴趣。

小二往客栈里看看,丧气的说:“你要买马?我领你到马厩里看吧。反正是要卖,早卖早好,卖了我还能少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