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1 / 2)

闲唐 春溪笛晓 1940 字 18天前

李承乾也是没办法的事,董小乙来到东宫求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李承乾说:“我们殿下要饿死在国子监里了!”

李承乾心道,房遗直刚刚才来和他说过,他幺叔进去国子监发现饭菜太难吃,死活不肯吃,跑去抢了别人家送去的食盒。他这位幺叔是能饿死的人吗?饿死别人也不会饿死他!但李承乾喜欢他这幺叔,好脾气地问董小乙到底要传什么话,只管说便是。

董小乙就直说他,他说他奉命重金买下一处酒楼,挖了不少好厨子,准备每天派一批厨子去给国子监那边做饭,虽不能做得和宫里一样好,但至少也要做到能入口。具体说法他也想好了,就说这酒楼的东家感念国子监悉心为大唐栽培人才,自愿出资想要让这些将来要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们吃好喝好,不让国子监多花一分钱,又能让所有人都吃上好的!只一样,许他们酒楼打出招牌去,说是他们这些菜是国子监专供!

董小乙还给李承乾看那份明显就是李元婴手笔的计划,上头说前一百天供的菜每天都是不重样的,李元婴称之为“百家菜品鉴活动”。都说民以食为天,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知道百姓们平时都吃什么喝什么,难道不是国子监监生们应该做的吗?这叫了解民生民情!

这整个活动都不用国子监掏钱,只许让监生们吃完了给投个票,选出觉得好吃的菜。这是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功夫,料想大家都是愿意的。

李承乾了解完李元婴的全套计划,脸色有些木。他这幺叔为了能每天吃出新花样,当真是费了大心思,他都怀疑李元婴是不是早有计划了,要不怎么能在短短半日内就想出这么个周全无比的计划来呢?连他听了都觉得,不多常常天南海北的吃食是不关心百姓、不关心民生!

他这幺叔咋就这么能说呢?

李承乾能怎么办,李承乾当然只能当个好侄子,第一时间找孔颖达说了这事。

孔颖达今天一整天都挂心着国子监那边,生怕李元婴一进去就闹出大动静来。大半天过去,没人过来报信,孔颖达安心之余又莫名有些失落:那混世小魔王不弄点事情出来可真叫人不习惯!

没等孔颖达把心放到下衙,李承乾就寻了过来,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把“好心酒楼免费供应,一百天不重样”的大好事给他讲了。

孔颖达一听,明白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真要是什么酒楼东家想做这样的“义举”,能走李承乾的门路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谁愿意为了让国子监监生们投个票,白出一百天的伙食?要知道这可不是几百人,这是两千多人!这还是国子监本来的监生,不算那些旁听的、编外的!这是一般人肯白掏的钱吗?

便是户部那边,每次要省一笔钱出来给国子监这边花用也是很肉疼的,毕竟这地方一般都是有进无出,除了给朝廷培养人才之外根本没有进项!

想也知道只有李元婴这个手头不缺钱的,才舍得这么砸钱。

孔颖达觉得等他砸上几天,应当就能知晓供这么多人吃喝不容易了吧?

孔颖达思量片刻,觉得这事应下来也没什么,左右不是自己花钱,当即表示没问题。他转头叫人把这件事转达回国子监那边,有人要送钱,那就让他送,看看到时哭的是谁!

李承乾办好了他幺叔拜托他办的事,也叫人去传话给董小乙。董小乙欢喜地回去把事情给柳宝林说了,说是李元婴在那边很习惯,就是饭菜不好吃,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柳宝林听董小乙盘下个酒楼,请了许多好大厨要搞“百家菜”,便将自己平日里整理的菜谱拿出来,叫董小乙挑李元婴喜欢的混在每天的饭菜里,花多少钱不要紧,一定要让李元婴吃得好。

柳宝林也是不差钱的主,她留着钱在宫中也没处花,想着最近天气冷得很,便让董小乙给国子监再捐些炭火。柳宝林临场照着李元婴的计划想出了法子:“你出去多买些炭囤着,就说你们也兼卖炭的,想看看哪种炭好,每日轮流给他们送几种炭去,送到开春再断掉。”

董小乙在心里一计算,觉着这回他们的花用忒大了。好在去年采收的葵瓜子卖了不少钱!

说到卖葵瓜子,那还是李元婴给出的主意。去年李元婴学了个词叫“奇货可居”,一看,这葵瓜子除了李二陛下手上那批就只有他自己有,不正是“奇货”吗?

李元婴叫人往外卖葵瓜子,不一把一把地卖,而是三颗三颗来卖!三颗向日葵种子弄个漂亮包装包起来,瞧着雅致又漂亮,这就是全京城独一无二的“奇货”。

当时底下的人搬了几株开花的向日葵摆在门口当招牌,派专人在旁边解说这向日葵多么新奇多么好看,还会跟着太阳转呢!这些人常年跟在李元婴身边,最是能说会道,硬生生把“向日葵精神”传扬开了,许多人为了得个好彩头都纷纷买了一份回去等着来年开春种下去。

如此一来,几个庄子出产的向日葵卖出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价钱!毕竟,你能数出那连片的向日葵能长出多少葵瓜子不?反正董小乙想不出来!他只知道,周围农户家的婆娘都靠帮忙包装向日葵种子过了个肥年。

结果“向日葵精神”卖的钱还没捂暖,这么快就要往外掏了!